! 寶相禪寺 真一老和尚、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麒麟山-南投,真一老和尚,念佛,埔里,禪寺,寶相
寶相禪寺LOGO
佛學知識

  

文件下載


四聖諦


二○○九年七月四日


       你們要把佛號持之以恆;最好一天二十四小時,在行、住、坐、臥中,能把「阿彌陀佛」的聖號隨時提起。得生淨土與否,完全看信願行之有無。信、願、行這三個要素如果沒有具足,你的心願根本就不向著西方,到時候還是生不了西方。只不過是得人天的福報,還是會墮落、有輪迴生死。


       神通本來每一個人都具足,而不須向外去求。有所求,就有障礙。釋迦牟尼佛在《華嚴經》裡面有講:四十九年來,他沒有說過一個字。由這一句話,我們就瞭解:我們每個人佛性本來都具足,還有什麼佛可修呢?佛就告訴我們:你能把這些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破除了,一切的妄想、執著這些不好的習氣已經洗清淨了,自然你的自性就可以顯現。佛陀慈悲不請自說,說出淨土的法門:教我們念佛!念佛就是念自性彌陀,可以直接成就!但是我們人太聰明,覺得那有這麼簡單?


       我今天要講的題叫做:「四聖諦」,也叫做「四諦法」。《般若心經》裡面說的無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就是。我們要瞭解:修「四聖諦」,是屬於修阿羅漢的小乘果位,佛陀開始弘法時,他先講「四聖諦」,也是佛陀度五比丘的時候所講的。什麼叫做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?就是: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,這四諦法門也叫做「四聖諦」,也叫做「四諦法」!「諦」就是真實無虛假之意思,即是真理!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成佛道時,他所說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一部大乘的佛法,當時根性比較淺的聽不懂,於是佛陀為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等這三乘人分別宣說「四諦」、「十二因緣法」以及「六度」等教理。由於聽聞佛所說的「四諦法」的人而超凡入聖、悟道、證得阿羅漢果的,我們稱之為聲聞,或者是羅漢;屬於小乘的聖人。


     「四諦法」包含兩種的因果:第一、是世間因果,世間因果就是苦、集兩諦。這個苦跟集是屬於世間的因果;「苦諦」是世間果,「集諦」是世間因。第二、是出世間因果;就是滅、道這兩諦。「滅諦」為出世間果,「道諦」為出世間因!我們修行的人如果明白了「四聖諦」的教理,就可以知苦而斷集,慕滅而修道,以至了脫分段生死、超出三界而得滅諦涅槃之樂果。


       所謂「苦諦」,為什麼稱之為世間果呢?因為它是綜合了三界內一切所受的生死諸苦果而說的。「苦」歸納有三種的苦:第一是「苦苦」是指身心受到這個折磨,可以說苦上加苦,痛苦難熬,所受的苦如: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惡道,謂之「苦苦」。第二是「樂苦」,是樂境,我們快樂的時候,這個境相失去了,所感受到的苦!所以人在世間,樂是非永久的,是會壞的;苦生故名樂苦,又稱之為壞苦。如:天人雖然比我們世間人快樂、舒服得多、壽命也長;但終有盡期,仍有生死之苦,這個叫做「樂苦」,不是長久性的。第三就是「行苦」,是諸行無常、遷流不息,沒有什麼痛苦感,亦沒有什麼快樂感、又時時刻刻在變化、不得安定;無常,故苦,無常一到了,也是苦,我們人斷氣了,四大分離,這個也是「苦」!


       欲界三苦俱全!色界有樂、行兩苦,無色界只有行苦!所以,我們知道了三界內有這麼多苦。人在世間,三苦俱全。苦又是從何而來的呢?皆是「唯心造、自作自受。」換句話說,是從集諦而來;這都是平時我們六根跟六塵所接觸的、所集的這一些苦因所造成的。


      「集諦」是什麼?為什麼叫做世間因呢?我們本來沒有心,因「集」起,則為心!「心本無生,因境而有。」我們的心本來就是如如不動,就是因為外境的關係,才會有這麼一個心!也就是說,由於有色身...等的境在,才從各個境緣上領受它的形相,產生認識、分別它的同異,發生愛、恨、取、捨,而生出種種思想和念頭;這種種心識和環境集合起來而生出的,這是其一。「集」是聚集了三界內一切煩惱、惑業,經由煩惱、惑業而造作了種種的業識,均是自作自受;由於自作集因,而招感了真實苦之果,所以我們謂「集諦」是世間因之所在。我們平時在行、住、坐、臥當中,必須要把六根時時觀照、守住;外面的六塵是幻化不實的境,我們了知、分明即可,而不必被外境所轉;若被外境所轉,就集起因,則受世間的果。


     「滅諦」為出世間果,為什麼呢?滅是寂滅,就是斷盡的意思。寂滅無為,它就能超出世間。因眾生看清了苦諦根源都是自己招感而來的,因此體會到:人在世間所受的種種的苦與不如意的事,都是自己招感而來的,所以羨慕超出三界或不生不滅的寂滅樂果。「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」證得阿羅漢果,斷除煩惱業力。證得阿羅漢果,就斷除了煩惱的業力,謂之「滅諦」,這是有餘涅槃;因其變易生死尚未了,還不算是究竟。修阿羅漢乃是分段修行;一共有三十七道品,你要依這個程序一層一層去修,才能夠修到四果阿羅漢,所以,他們的滅諦只不過是一個有餘的涅槃,還不是究竟。


       接下來, 就是所謂「道諦」。為什麼說是出世間因呢?因為羨慕寂滅之樂果,他知道:苦要斷、集要滅、滅要修、道要證。也就是說,這「四諦」裡面就是要把集因滅掉,才是擇所修道,這就是我們平時講的:念佛的目的就是要把妄念滅掉的道理!譬如海波,波就跟水一樣,是一體的;波平靜下來就是水,我們的妄想、執著、妄念等就像是波浪一樣;念佛就是要把這些妄想、執著、妄念平息讓它們不起;使我們的真如自性能夠常明。修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重點在這個集因上!瞭解「苦」;就不要造集因,它是分段,一步一步來修,集因能夠滅了,自然就能夠達到寂滅之樂!要達到寂滅之樂,就是要修﹁道﹂,道是證,所以我們要擇所修道。一切的境界都是空花水月,了不可得,不是真的,也不是我們所要得的,是虛妄、不實在的東西!這些能不愛著、不貪取,那麼心和境不結合,就能不集,集因也就斷除了。要時時去察覺、觀照,時時警惕!


       淨土法門方便,只要把這六個字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或者是四個字「阿彌陀佛」不間斷地一直從你們的心裡面念出來,耳朵能夠聽得清清楚楚,久而久之就能夠把妄念、執著、不好的習氣、煩惱斷除。我們念佛就是要把這個集因念斷!「阿彌陀佛」一提,這心念就被砍斷了,即斷集因。所以淨土是所有法門的無上的微妙法。佛告訴我們:念佛就念我們自己自性的彌陀,就是念自己自性的「阿彌陀佛」,講清楚就是這樣!我們一直念: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...」,把這一些的集因斷除!我們念佛,行也阿彌陀佛、立也阿彌陀佛、坐也阿彌陀佛、臥也是阿彌佛;天天二十四小時就是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...,一直念!這跟禪宗所談的﹁參話頭﹂是一樣的情形。所以我們就瞭解:念佛比較容易就能即身成佛,也可以即身了生死。一句﹁阿彌陀佛﹂就是念我們每一個人自性的彌陀,沒有念別人的佛。而是念自己自性的阿彌陀佛,你將來也是阿彌陀佛啊!即時截斷妄念,就打斷了這個集因。我們念佛,念到入三昧時,這些妄想、執著、妄念(就是集因)就斷了,你心裡面的主人翁〈阿彌陀佛〉就現出來了;他會告訴你:「我就是你,你就是我啊!」。


       既然羨慕出世之樂果,就必定要斷除世間之集因,擇所修道,此乃成道之因。佛為了度不同根機的有緣眾生,而以不同的法表達同一義理,此乃佛之慈悲,應不同的根機的眾生,授以不同的法;以八萬四千法門,度八萬四千的眾生。


 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
多國語言翻譯

寶相禪寺網址QRCode

寶相禪寺
545南投縣埔里鎮麒麟里過坑路69號
TEL: (049)292-5113
FAX: (049)292-6271


http://pxmonastery.org
E-mail: px@pxmonastery.org
總訪客人數:1939804
本網由 千立人文科技 設計建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