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 寶相禪寺 真一老和尚、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麒麟山-南投,真一老和尚,念佛,埔里,禪寺,寶相
寶相禪寺LOGO
佛學知識

  

文件下載


耳根圓通修証法要


二○一一年八月五日


       佛七將結束了,時間過得很快,一轉眼今年又要過去了。人的歲數又增加了。希望大家自己勉勵自己,要努力用功。人在這世間是很短暫的。世間一切物質,都是借我們暫用而已,沒有永遠的。所以要保握時間,珍惜自己的生命。


       今天我要講的是「耳根圓通修証法要」。你們仔細的聽,就可以瞭解耳根圓通的修法。這都是諸佛菩薩的經驗,告訴我們怎麼樣用耳根來修行,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,返聞聞自性的方法來修行,功夫最容易得力。


       我們念佛也是一樣,用我們的自性念佛,而返聞聞自性的方法,比較容易熟悉,可以把心守住。


       現在人為什麼成就這麼慢?我們每天為了討生活,所以沒有辦法掌握自己,而被環境所左右。我們如果能把耳根修得圓整,那麼,在動靜之中都可以修行。這是適應現在最簡便、最穩的修持,也是下手功夫最得力的方法。因為娑婆世界眾生的六根之中耳根最靈敏,所以我們修行要用耳根來修,返聞你的自性。


       在修法的時候,妄緣和一切習性的執著,都要放下。譬如吃飯就要專心吃飯,說話就要專心在說話,修行的時候也是專心一意的修行,把妄緣和一切的執著都放下,集中我們的心力,傾聽自己的心念阿彌陀佛的聖號。我們用心念,耳朵去細細的聽,要一字一字聽得分明,才能把整個身心、六根(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),全都攝牢而不起妄念。你能如此,就能打開清淨的本然,就能見到自己本有的佛性。


       我們修行憶念佛號,就是把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兩位菩薩的用功法門合起來修持。大勢至菩薩是教導我們念佛時須都攝六根,淨念相續。我們現在用觀世音菩薩所選擇的六根中最利的耳根,統攝其他五根的方法,綿綿密密的持念阿彌陀佛的聖號,這也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續」的方法修行。觀世音菩薩,你求祂,再遠祂都能聽得到,因為祂用攝受耳根圓通法。只要我們也這樣修行,自然就能得念佛三昧。我們把二位大菩薩用功的方法合為一體來進行,故最容易修成就。現在我們來看一下,觀世音菩薩是怎麼用功成就的。


       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


       觀世音菩薩最初用功是用耳根返照自己能聞聲音的聞性。我們耳根聽外面的聲塵,都是由我們的聞性來聞的。所以他用耳根返照自己,也就是從自己的心,念這佛號出來,返照自己能聞聲音的這個聞性,這就是返聞聞自性的方法。我們現在持念阿彌陀佛時心念耳聞,也是同樣的返觀自性。當我們持念阿彌陀佛時,我們要靜聽每一個阿彌陀佛聖號的字音,把整個身心置於聞性之流,把它聽進去,將身心放於能聞的真如法性之中。這在初開始時比較困難,久了自然就能很熟練。所以說我們念佛就是要把六根攝受住,由心念,從聞性去聽,這就是入流。入流即將整個身心置於聞性之流!我們平時念佛也好,持咒也好,不能夠只有嘴巴動,心不念,而聞性不聽。我們念佛時就一定要把六根守住,也就是身心置於聞性之流,或置於能聞聲音的法性當中,這叫做入流。那麼外面的客塵,外面的一切客觀環境就全都消殞了(亡所)。作到入流亡所,身心就定下來了,不為外界環境所干擾。你們如果能夠念到這樣入流亡所的話,就可以動靜自如了,動也是一樣,靜也是一樣,就沒有分什麼是動,什麼是靜。我們作修行功夫第一步要作到心念耳聞。在行、住、坐、臥,在思維中都要把心提起來,心念聞性, 才能夠抓住妄念不隨著流浪,才能入定。


       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了然不生


       第二句是「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了然不生」,這是觀世音菩薩教我們第二個修持方法。這一句話祂告訴我們,我們修行功夫要作到能念之心停息了,妄念不動了。如果佛號念不出,即便勉強提也提不上來,這時候就不要再提佛號,這就是「所入既寂」。妄心寂然不動,妄心不起,自然就寂然不動了。所以我們念佛,念頭停止不妄動,那就沒有什麼動靜二相。如果念佛一直念到動時也在念,在靜也是在念,這時就已經自在了。念佛平時要下功夫;不要急,不要一直說要念多少次,你有這個心,就是還住在定數,你有定數,就代表你念頭還沒有停止,還在計數著。我們念佛要念到念頭停止,妄念都不動。我們要知道動靜二相是相對而言。既然沒有什麼動和亂,故也沒什麼靜和寂了。「了然不生」者雖然沒有動靜二相,但是,不是如木石一般的沒有知覺,而是了了然然、明明白白,是了然不生。 修行用功至於定中時,念佛持咒就不必再提起。只靜靜地看著它,到這個程度你嘴巴沒有念但心動靜都在念佛,那在這種情形下,你只要靜靜地看住它,看這一念不生,寂靜而了然的是誰?這就是禪宗所說的,「念佛是誰?」到這個時候,你就能看出一念不生,寂靜而了然的是誰,這就是你已見到你的本性了。你身體沒有了,但是那個主人翁還是在裡面,也自然在念佛,此時動靜二相雖然了然不生,但是還沒有化空(這時候還沒有化空),你也不要執著已成就了。你如果這樣還是住在有。還有不生的一念在。我們進一步應該如何呢?


       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


       觀世音菩薩告訴我們「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」,這是祂第三句話跟我們說的。一個修行人,念佛功夫已經做到聞與所聞,通通沒有了,到這個程度,你的自性自然就在念佛,連在睡覺亦在念佛,不用假借這個色身了。(我們剛開始要假借這個色身來修,這樣努力去修持。)這時候就處於寂靜的三昧禪定中,你就會覺得非常快樂。非常的輕安和寧靜,外面的一切雜音都聽不到了。是是非非都沒有聽到,都很寧靜。這樂是沒有辦法以世界的一切樂事來相比的。但修行者不能停留執著在這個樂境當中。我們修行有時候會出問題,就是得意忘形,以為我已經成就了,我已經得道了。佛法的修持是無止盡的,所以到這種程度你絕對不能停留在此樂境中,一有留住就不能前進,見不到本性啊。修行功夫到這個地步往往發一點小神通,但你不要愉悅,你如果愉悅的話就會有災難,魔就會趁機而入,你要無住。神通每個人都有,只要你到這個程度自然都有小神通,有的境界好一點當然就有大神通,各個不同。遇到這種情形那就不要停住,更不能沾沾自喜,不能自以為是,以為到了家,那知道還相差很遠。觀世音菩薩再跟我們講下去。


       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


      「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」。修行到這個時候我們放大光明,或見佛菩薩現身,乃至其他許多的神妙境界出現都不可動心。如果到這個階段,魔界的波旬他就會現佛的相讓你看,讓你以為看到佛了。那這魔就趁機而入,入到你的色身去了。所以我們講會著魔就是這種情形。我們修行修到這個程度所放的光明,所見的一切菩薩現身,或者奇奇怪怪許多神妙的境界,我們的心都要安然無住不能有動心,都不能夠理睬它。一有住著非但不能見,還有著魔的危險。在修行中如出現什麼惡境或是鬼魔現前也不要驚慌或者恐怖,這些現象都是虛妄相並非實有。


       著魔有二種:一種是外魔,一種是自心魔。外魔可以治療,自心著魔,那就很難了。如果用自己的觀點、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執著,不把它放下的話,任何人都改變不了。外魔可以降伏,但是心魔要自己去治療。修行的過程,念佛的過程,有這些虛幻的相,我們都不要執著。一者可能是我們業障的幻現,二者或許是護法神考驗,看我們在幻境當前動不動心。修行有層次的,尤其是打坐,這些會更多,所以為什麼打坐常常會出問題,就是這個道理。在美國,他們都喜歡打坐,所以很多都出問題。這是修行所要注意的。總之這都是假相,我們修行人要相當的小心!金剛經講得很清楚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所以我們修行過程中凡是所現的這些相,都是在考驗,看我們動不動心。我們知道這些幻相都是假相,所以不要怕,更不要理睬它,你一理它就有事。你如果不起恐怖,不起慌張,更不要理它就無事了。「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」的意義就是:當能聞與所聞盡竟而深入念佛三昧(禪定)得到某些樂受時,都不能夠住在這裡面,裹足不前。不論什麼善的境界,或者是惡的境界,都不住。好的、壞的、善的、惡的一切境界,不能停住。更進一步將「盡聞不住」之覺也化空。 這才能將能覺之心與所覺之境,完全空掉(如果有所住,就是還有境界存在,所以一切都要把它空掉)。要知道,因為能覺與所覺還是相對的妄覺,你不空掉它是不能見性的,所以這一點諸位都要瞭解。凡是你看得到的、聽得到的、能覺到的與所覺的都是相對的妄覺,我們都要把它空掉。你能空掉才能見性。但就算這樣把妄覺化空了,還是有空在,空乃是幻影,而且有能空及所空相對的幻覺,這是無始無明,也須要把它照破。


       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


       所以菩薩進一步祂就說:「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」。這就是菩薩再進一層地告訴我們:能空所空這些相對的幻覺外緣都要把它消滅掉,達到一絲不掛,一法不立。修行修到某種程度不要罣著:我巳經修到什麼,那你就是還沒有達到空,還有妄覺存在。一定要把它空掉,把它消滅掉。達到一絲不掛,一法不立,寂靜的境界才能徹見真心,你到這樣才能夠徹徹底底見到你的真心。我們修法修到極處,忽然間能念之心及所念之佛,或者能觀之心及所觀之境一時脫落,看這無心之心,了了分明的是誰?(『無』不是沒有,而是突破了什麼是『心』,什麼是『可得的心』。)還是自己本來面目否?我們修行往往會錯認住在空裡面,以為已經到空就是頂好了,其實不是。住在空上,不思前進,殊不知這是一條岔路,一著空就落於「無記」,一死在那裡就完了。這種人是永遠不會見性的。所以空也須消滅掉,進一步才能達到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的境界。你到這種境才能見到本性。


       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


       菩薩所講最後一句就是「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。修行人到「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的境界,才能見到本性。所謂生滅是指一切事、一切物、一切相、一切念頭,因為這些都是有生滅的,這些生滅的東西都要把它消盡。外加空也要把它消盡。那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來不去、不增不減的佛性,才能現前,才是真證見本性。我們如果能修到這樣,那就不受外魔所干擾,我們就能自在了。我們修法修到能所雙亡,能念之心,所念之佛亦都脫落,這就是達到行、住、坐、臥、動、靜之中也能念佛,也不念佛。也就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,也就是自自然然瀟洒自在。你能念之心及所念之佛號都已雙亡,不執著在念,也不執著在無念,內而身心外而世界,一起消殞了,虛空也粉碎了,就開朗親証本性。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修成的耳根圓通,他告訴我們要如何來收攝耳根修持成就的方法。


 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
多國語言翻譯

寶相禪寺網址QRCode

寶相禪寺
545南投縣埔里鎮麒麟里過坑路69號
TEL: (049)292-5113
FAX: (049)292-6271


http://pxmonastery.org
E-mail: px@pxmonastery.org
總訪客人數:1939001
本網由 千立人文科技 設計建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