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 寶相禪寺 真一老和尚、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麒麟山-南投,真一老和尚,念佛,埔里,禪寺,寶相
寶相禪寺LOGO
佛學知識

  

文件下載


清心自在


二○一○年六月二十日


       我要講的題是:「清心自在」。


       一個學佛的人,平時要保持正念,對世間一切的妄想跟執著,以及所看不開的種種,都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淨念是在平時的培養,才能清心自在。


       修行的目的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這六根要清淨、不染外物;我們的正念要清楚、明白,都是從這六根而起。所以,平時要把這六根關住,讓它清淨、不染外物,這樣才有正念,並且要實實在在,努力去力行菩提悲願。要珍惜時間,不要讓時間白白空過,時間是過而不回的,能修多少就修多少,能用功多少就用功多少,能斷多少惡習就斷多少惡習。不好的習氣、毛病,每天都要去斷除它,要有這種修道之心。遇到逆境的時候要坦然接受,做到不怨不尤,用平常心去處事。一個明理的修行者,在自覺中不僅要了解自己、還要有一個甘願的心,甘願吃虧、吃苦,而又耐勞、耐力,加上信心與智慧,才能更上一層樓!


       修行者若能出離一切的束縛,就能得清心自在!世間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存在,都要把它看破、放下;你能夠看破、放下,就是你明白一切,就能獲得清淨自在的本性,即時開啟心靈覺醒,認清世情虛假。如此,才能擺脫名利、人間一切的權力鬥爭、情執上的障礙及我執等一切的束縛,自心才能清淨無為。古德說:「自我意識隨累世苦業,不斷生死輪迴!」就是說,我們的意識都是隨著每一個人累世所造的一切業,不斷地在生死輪迴中,而本性迷失;迷失皆來自於自心的念頭,「覺」與「迷」的差別而已!能覺就不迷;迷者就不能覺。


       佛經說:「法有無量差別,心有無量妄想。」佛法有無量無邊的差別,因應眾生之根機而說,因應眾生之心病而對治;所以法有無量的差別,這差別是對治眾生的病!心有無量的妄想,我們的心無時無刻都在打妄想,這妄想所求的都離不開世間的五欲,也就是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這句話涵義是指:「一切法即心」。學佛的人在二六時中,都能夠保持清淨的本性,不離你的清淨心,這個心就是佛心。


       古時候的大修行者一切隨緣;來也隨緣、去也隨緣,來者不攀緣、去者也不留緣,無煩事掛心頭。世間的因緣示現悲歡離合,來就來、去就去,才能清心自在;就好像流水一樣,從眼前流過去,知道就好,不留一點痕跡,也就是保持本有的、清淨的覺性。修行最怕的是:太在意別人的看法。每一個人最大的病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,活在別人的期待中。這只會給自己帶來無限的苦惱與壓力。修行者身在凡塵,易磨練出不同的結果:有人轉凡為聖,有人修的是比凡人更凡人。行者懂得用真心修行就能逃出一切束縛。一般人都是用痴迷的心,把無常世界當作真實世界、把苦的世界當作樂的世界、把汙濁的世界當成是淨土世界、把假我當成真我。現在的人就是活在這樣的一個情境下,真我被假境綁住。唯有把這一些顛倒排除,就達到佛法所謂的「空」了。我們每天都在面對這個世界,很難察覺真實生命,反而遇著一些假相、假境,就照單全收,而且還割捨不了。修行者能放下一切靜下心來,就會發現一切環境如同一面鏡子,可以照出痴迷眾生的千奇百怪,也可以照出佛菩薩慈悲的行逕。


       一般學佛的人都執著在禪的開悟而不關心生死。修禪的人,重視在開悟,反而會進入迷執的世界而被假境綁住,一旦得到輕安就迷住在這個輕安假境上。我們要知道此心常清、常淨,有事也會變無事,煩惱也會是菩提。妄想、煩惱與清淨菩提,皆來自自己的心,「心外無煩惱,心外無菩提」。煩惱與菩提都在我們的一念心;就是你要看得清楚,瞭解清楚,一切均是「覺」與「迷」而已!唯有覺醒之心,才能事事無礙、法法通達;智慧妙用無盡,故不被法縛而超越生死。禪定時心不空寂,心不空寂即是智慧。煩惱的時候,心不散亂、心地平靜,即是解脫


       修行人何時可以解開牢獄般的紅塵枷鎖?那就要問問自己,自心有沒有逃出一切的束縛?你能離開一切的束縛,就無一切的煩惱與阻礙,智慧、菩提自然就顯現出來了。古德說:「修行不是要得到什麼,而是為了放下什麼!」我們修行是在修什麼?一天經念多少?佛號念多少?咒念多少?還是要察覺你放下什麼?你放下多少?你不再妄想什麼?你執著不下的是什麼?你看不破又是什麼?什麼讓你如此迷惑呢?這就是要你每天去反省、去檢討、去自我觀察、去自我改進,此是修行最好的啟示。


     《金剛經》裡面說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這句偈的意義是說明一切有為法皆應化而生。心有所思,就是因,所應化而生的,就是果。這說明了:世間的一切有為皆為虛妄不實,世間一切都是假相的、都是惑業而形成的、都是我們的自性現量所現出來的,這都是不存在的事實。但是,我們看不破,七十歲還放不下兒女的婚事,這就是我們顛倒,以假為真,不知一切都是虛妄不實!要把握住現在,努力修持,就能永離苦海,常向清淨極樂。修行人沒有所謂的真相,也不必刻意放下什麼。欲情就是我們的一切情感、一切的欲望、妄想。即刻放下你的貪欲、妄求、得失、成敗;但能無欲、無求,才能來去皆如意。我們修行唯有拋棄一切貪欲與妄求,心靈才能獲得解脫。


       修行最怕的是沒有智慧,被自己所造的觀念束縛。要破除心中的自我,就要放下「我」的想法與知見。我們的想法與我們的知見,都是從我們的意識出來,都不是正確的想法,還有貪跟瞋的存在。我們要確實放下不正確的想法與知見,才能順逆隨緣。當你悟性開展,才懂得放下我相、放空我行、遠離一切諸境,行修才能無礙;我們要看開、放下一切世間的塵事,才能自在;若自心迷自心,妄念尋找妄念是自尋煩惱,只會讓我們本性愈沉愈深!


 


 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
多國語言翻譯

寶相禪寺網址QRCode

寶相禪寺
545南投縣埔里鎮麒麟里過坑路69號
TEL: (049)292-5113
FAX: (049)292-6271


http://pxmonastery.org
E-mail: px@pxmonastery.org
總訪客人數:1954688
本網由 千立人文科技 設計建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