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 寶相禪寺 真一老和尚、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麒麟山-南投,真一老和尚,念佛,埔里,禪寺,寶相
寶相禪寺LOGO
佛學知識

  

文件下載


三無漏學


二○○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


       這個講題是三無漏學。不管是顯教、密教,甚至於佛法八萬四千法門,學佛的人必須要從戒定慧,三無漏學修起。修律也好,修教也好,修禪也好,修密也好,都必須要從戒定慧下手修持,否則就沒有辦法入道。這是修行最重要的,也是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。


       戒有很多種,譬如有五戒,十戒,菩薩戒,沙彌戒,比丘戒,出家菩薩戒等等。最基本的要算五戒,就是戒殺,戒盜,戒邪淫,戒妄語和戒飲酒。我們能持戒,便不會造罪。


       什麼是定呢?定就是禪定,或是念佛三昧。廣一點來說,就是「不變」的意思,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。戒持得很清淨,不管在任何的場所、環境,心都能夠自自如如,不被外境所轉,這個叫做隨緣不變。隨大眾的因緣,但是心,是保持清淨不變。不變隨緣也是一樣,在大的環境裡面,我的自性也是清淨不變。一切就隨大眾,這才是自在。能有這樣的自在就是定。所以說定就是不變的意思,來去自如。如同我們的心一樣,在大眾的污泥當中 跟他們同住生活,但是我們的心永遠都保持清淨不被他們所污染,就是說你的心定,也就是不變。


       有些人妄想很多,今天參禪,明天呢,聽說念佛的功德大,於是便捨棄了參禪而念佛;過兩天又聽說念咒的功德殊勝,於是又不念佛而持咒。諸如此類的,今天修這個法門,明天又修那個法門,到最終就是一事無成!這樣一事無成,就代表你的「定」不夠,對自己修行的道路還沒有認清,容易被人左右,對佛法不認識,對法沒有信心。摸不著自己的心,被自己的意識所左右,道心不堅定,這都是沒有定力的緣故。定力對於修行者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缺乏定力,修道固然不成,道心也就不堅固,容易受到外來的引誘而墮落。以前在台灣有好多老修行,為了破這個色關,有時候特地跑到萬華(花花世界)去托缽,到現埸去試驗,來考驗他們自己的定力。


       以前在叢林,師父如果老是找你的麻煩,老是在講你不對的地方,你要高興。為什麼?他要栽培你了,你能夠接近他。有一次我在洗衣服,一直洗、一直洗,我師父從後面來,就把我手中的衣服拿起來,連水往肩上一披,往他的寮房走進去(禪裡面呢,這叫做以動作來教你)。這是什麼意思?我想不通。沒有辦法了,我就跑到師父的房間門口跪著 (我師父修得很好,他曉得你在那邊跪,他不出來,也不管你,讓你跪)。我在那裡跪了一、兩個小時,他才開門出來說:「你跪著有何事啊?」我就講:「師父,弟子很愚昧,剛才的教導我悟不出道理來。」「這麼淺你還悟不出道理嗎?」我就跟他懺悔。他就講了:「宇宙的物質,沒有不乾淨的,也沒有乾淨的。你在那邊一直洗,究竟是你心眼不清淨還是衣服本身不清淨呢?」他這是在「因境教化」:現在、過去、未來三心不可得啊!所以說清淨與不清淨,在你自己的心,這就是用心法來教。古代高僧大德,都是以這種方式來教,不但言教,連身教,都很清楚地告訴你。


       所謂慧就是智慧,也是妙智慧。聰明跟智慧是不同的,聰明是世間的辯聰,妙智慧是超越世間的辯聰,能夠很看清楚是非曲直。人有賢愚之分,有些人聰明而有些人愚癡,這當然有它的原因。在過去生中修行念佛的,今生就有智慧。過去種下善根的,智慧更超人一等,這些都是累積修來的。孔子在大學之道就講了:「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」要靜必須要有定,有定才能得到靜。要得安,必須要從靜而後才能得安。我們做事情要思考一下,思慮一下,那麼就要安靜才能夠得到思維。我們要有所得必須要慎思熟慮而後才能得到。大學之道告訴我們要這樣下手:由定中可以產生智慧來,你沒有定就不能夠有慧。


       所以佛學裡說要戒清淨才能啟發定力,因定而發慧,才有妙智慧。有慧能寧靜的判別是非,能明白真理。學佛修行就是要得到這妙智慧,得到這妙智慧才能了解佛法上的事理,修行才能圓融。如果說沒有這妙智慧,我們就會走單邊,偏於理而沒有重視事或偏於事而不重視理。修行學佛的人,要事理圓融,不能夠只有在事的方面下功夫而理不明。古德一句話說「羅漢托空缽」,羅漢為什麼托空缽?因為他只有修慧,不修福。他不跟世俗的人結善緣,叫做自了漢,自求解脫。人家來見他,不搭理,也不以法來跟眾生結緣。因為他沒有廣結善緣,沒能獲得十方的供養。所以他出去托缽,總是空缽。我們修行要理事圓融,福慧雙修。


       戒是一種規律,就是約束我們的生活起居要有規律。像現在的人呢,晚上到一、兩點才睡覺,早晨嘛要睡到十一、二點,這就是睡的不規律。有人為了做生意,到了十二點該吃午飯了,不吃等到晚上再一起吃,這就是吃方面的不規律。久了,胃的毛病就出來。人的四大不能調和引起病,完全是從我們生活的不規律所起。我們如果好好地照規律來走,身體根本百病都沒有。人就是有一種習慣,昨天才睡三個小時,今天一定要想辦法把它補起來。這個是你的第六意識在搞鬼:「你睡的不夠,你要多睡一點哪,不然你就吃虧了。」第六意識就是最害你的人。


       修行要修「定力」!有定力,自然就會啟發妙智慧。這個妙智慧不會為外境所左右,你就能逍遙自在了。我們修道的秘訣是定力,道業的成就與不成就,就看你個人的定力如何,定力有的話不會昏沉,修行起來都蠻有勁。有定力的話,連吃飯忘掉也不覺得餓,疲倦也不覺得疲倦。有定力就精氣神飽滿。定力有了,便能產生無上的妙智慧,能成就道業。因此戒定慧,是修行人必須具有的條件,不管是任何一個法門,戒定慧是根本的基礎,也是最根本的原則。不持戒,便會造罪業,缺乏定力,會使道修不成,更會愚癡無知。所以我勸學佛的人,都要把戒定慧三無漏學作為修行的座右銘,時時警惕自己。


 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
多國語言翻譯

寶相禪寺網址QRCode

寶相禪寺
545南投縣埔里鎮麒麟里過坑路69號
TEL: (049)292-5113
FAX: (049)292-6271


http://pxmonastery.org
E-mail: px@pxmonastery.org
總訪客人數:2066221
本網由 千立人文科技 設計建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