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禪有淨土
二○一○年七月二日
今天我跟各位講的所謂有禪有淨土。我相信大家都時常聽過,修行如果有禪有淨土,來生就做祖師了。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,在我們淨土宗是相當有名望的一位大師。他說眾生因業障深重,境細心粗,識神不易定,所以用禪觀等等的法門來修持的話,很難成就。末法的眾生妄想跟執著都很多,也看不破;尤其在現在這種社會,沒有像以前那樣能夠安定的修行,所以要以禪觀來修成就的比例很少,也很難。
古代叢林如果修禪觀的話,那就要在禪堂內一直參到開悟為止。行也禪、住也禪、坐也禪、臥也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,乃至砍柴挑水皆是禪。古代的修行人,隨時都要參禪,不管是在動、靜、砍材、挑水,都是要以參禪做為修行。這就是體安然的安心法門。平時一切的生活行動都要調和,身心輕鬆。能夠身心輕鬆,病也少了,煩惱也少了,就能夠修到寂靜。但現在的道場是沒有辦法以古代叢林的方式來修持。現在的出家人也是很忙的,一方面要修自己,一方面要顧慮道場,一方面要應對眾生,所以不像以前能夠專心一意的在修持上用功。大聖慈悲憐憫,勸化眾生應當專注一心,持念阿彌陀佛的洪名聖號。
其實靜坐非禪,但與禪有關聯。古德多由作務中來開悟。古代這些禪師並不是靜靜的坐著就開悟,而是在勞動中來開悟。比如,他一邊種菜,一邊就在參,這樣不停也不離,所以說作務中就能獲得開悟,開悟後才算是起修,需要一番磨練。
古時的禪和子,於打坐參禪時,幾小時乃至多日不起於坐,這個才是心不離禪,以禪悅為食啊!禪是適於善根利智的人來修行。像台灣廣欽老和尚,你問他要怎麼修行,他都說你好好念佛,絕對不會說禪怎麼樣怎麼樣,他的境界怎樣怎樣。所以凡是越懂得禪的人,他不會說禪。一般會說禪的人,都是不懂得禪的內涵才會說禪的境界怎麼樣的高超,講些神通的變化來迷惑人家,打著佛教種種的旗號,形形色色的花樣來作為他的號召。
講禪不如論經道理,如果背幾個公案講的話,還是在門外。自己要下一番苦修,參悟以後,能表達禪意才能讓人受益。所以說懂得禪的話,他所講出來的都是能讓人獲得很大的益處。
有禪有淨是可以修,但是一般都不會輕易說這其中的奧妙。淨土法門所稱禪觀是何等禪?這是達摩直指之禪,非四禪八定。所說禪者乃是體究悟達理一心。這持名念佛之理,持久功深。持名達理一心,即是念佛三昧。自非四禪八定所一致的。所以禪淨雙修,宜先淨而後禪。為什麼不可以一起修呢?我們要知道念佛不忌取相,參禪需先離相,你能離相即空。以義理來說難以並行修持。修禪及念佛各有取相。一般初學佛的人,以為是兩回事,但在明心見性後,則無差別。可惜今人根器差、煩惱障重,想從參話頭中成就實在不容易啊!所以你如果要參話頭,就是要二六時中不離這句話頭,如同我們念佛一樣,二六時中這個佛號不離我們的心性。現在要以參話頭來成就,實在是難。
台灣廣欽老和尚被稱為是念佛博士,他老人家在福州鼓山湧泉寺打佛七證得念佛三昧,後在泉州承天寺常住,他上後山住在山洞達有十三年之久,同禪和子了悟後起修的道理一樣。廣欽老和尚說如果念佛能念到一心專注的話,就是入念佛三昧,也就跟禪一樣。如六祖惠能大師已明心見性後,受五祖衣缽即避跡獵人隊去苦修達十六年。一般如果已經悟到明心見性,他都有一段時間會遠離大眾,這一段期間他也要苦修,所以悟了並不是成就了,悟了之後才開始起修。我們知道廣欽老和尚修禪也修念佛,弘一律師亦修禪,但是他們絕口不談禪,總是勸人信佛念佛。因為他們修到最後已經明瞭了念佛即是禪,禪即是淨,道理一樣。所以他們都會勸我們念佛,只有一句:念佛。
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曾經說過:「念佛忘了我,也能悟道。」他說這句話就很明顯的告訴我們,念佛也能夠悟道,就能抓到禪者即離而靜是定,即靜而離是慧行。在大集經裏面,有一段:「若人但念阿彌陀佛,是名無上甚深妙禪,吾人自心想像見佛時,即是不生不滅法。」廣欽老和尚說念佛定來即是禪啦!
古代的這些大德,他們一路修來的經驗,告訴我們末學不要冤枉的走一段路,就直下指示我們要怎麼走。教我們走捷徑的路,不要走冤枉的路。因他們是過來人,所以告訴我們,念佛定來就是禪啦!這就是入三昧了。故說有禪有淨土。
現在末法凡夫心不靜,每天都忙忙碌碌,沒辦法安定下來。叫他二六時中把佛號不停的念下去也是蠻困難的。誰有辦法一天二六時中佛號不離你的心性?不論修禪或是淨土,主要問題修持者是否對症下藥?是不是有專心?
現在學佛的人,就是心不定。為什麼心不定?因為抓不到要領。今天看人家禪坐得很好,心就往禪裡面走;明天又聽說密很好,能即身成佛,他心又在密裏。心搖不定,難以對症下藥,這就是他對自己信心不夠。
初學應從淨土下手,當有成就,便知道參禪念佛則二是ㄧ啊!如果剛學佛的人,遇到真正的善知識,從淨土下手,等到他有成就時,就知道禪與念佛是同樣的道理。這個路同樣可以到目的地。古代的大德說參禪不礙念佛,念佛也不礙參禪,但不許互相兼代。然亦有禪兼淨土者,如圓照本(宋禪宗高僧兼修淨土有大成就)古德成就者多有禪門達大悟而留淨土。
參禪得悟處,尚未能如諸佛常住寂光,又不能如阿羅漢不受後有,則此報身必有生死。與其生人世,不如生蓮花,親近彌陀。雖然念佛不礙參禪但實有異於參禪。念佛需耳聽,佛號句句著實。
心佛相續久之,自成一片。由事一心持至理一心,事理圓融,自他不二,能所雙亡。到此境界與禪何異?不過參禪主要是頓悟,直指人心見性成佛。念佛是求一心不亂,臨終蒙佛接引往生,花開見佛聞法,證無生法忍,安住於不生不滅,真如實相之理體。無生法忍亦是一生成佛,名相有別,方法為異,一旦三昧成,實則無二。所謂「淨土禪,禪淨土」。古德曰:「方便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