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
二○○六年十二月三○日
時間過得很快,記得剛打完佛七接著又來一個佛七。我來美國已經十五年了,一轉眼也接近七十歲了。在座有的八十幾歲,有的七十幾歲,大家有沒有想一想:往後的那條路是不是準備好了?以後要走的那條路,是不是一條很好走的光明大道?往後的路途是不是要有所準備?我看大家每天忙忙碌碌,離不了貪瞋癡。所以我今天要講的就是「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」。
在佛學裡常聽到「背塵合覺」,這句話說得具體一點:塵勞之中最厲害的就是貪瞋癡三毒。貪是貪念,貪求世間五欲,貪愛、貪名利,貪色,都是貪心。瞋是瞋恨,彼此之間有仇恨、發脾氣、笑裡藏刀,這都是瞋心。癡是愚癡,不懂道理,對於一切不明是非、無有智慧、不信正道,這都是癡心。這三毒對我們了脫生死有很大的阻礙。
修行人若要證初果羅漢必須要斷見惑裡面的貪瞋癡慢疑。慢是我慢,覺得自己比別人強,事事都跟人計較,好像別人都不能夠勝我。疑是疑惑,疑也是愚癡的、無有智慧的、嫉妒別人的好勝之心,這都是阿修羅的特性。
多疑是很大的毛病,我們因為有了疑,就不可能起真心。嫉與疑都是一種妒。修行人有貪瞋癡慢疑是修道上最嚴重、最大的障礙。所以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,要息滅貪瞋癡;我們要背塵,首先要降伏自己貪的心、瞋恨的心、愚癡的心、傲慢的心、嫉妒的心;這些毛病是人多生以來的習慣,也是一種習氣,使我們的起心動念不知不覺就在這三毒裡面。
如何來息滅呢?平時要勤修戒定慧,修行六度萬行。所謂六度萬行,第一就是布施,有布施的心就能捨掉慳貪的心;再來就是持戒,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。般若是一種智慧。這其中三個主要的持戒、禪定、般若,就是戒定慧;布施、精進、忍辱都包含在裡面。戒定慧我們稱為三無漏學。依照《楞嚴經》所說捨心為戒、平等心也是持戒。由戒生定,因定而發慧,這叫三無漏學。
修行人在身口意方面要嚴格的守住「戒」,也是守住我們的意念,守住我們的心。壞事不做,好事多做。真正徹底覺悟的人做好事也不著相,這就離開好壞的分別,就自在了。戒是止惡生善,這是學佛最基本的條件,即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現在很多人把自己的利益建在別人的痛苦上,這是不好的。
具體來說做一個佛教徒應該受三皈五戒,三皈就是皈依佛、法、僧;受了三皈依就不能再皈依其他宗教道門。皈依後才是真正的進入佛門。皈依之後,依止佛,依止佛所傳授的教化、一切戒法。奉行這一切佛的教導,才成為佛教徒。
再進一步我們要受五戒:戒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,這五戒不一定要一次全受,看你能守那一戒就受那一條戒。譬如說酒戒你能守,你就受持酒戒。當然如果五條戒都能持的話就全受,那就叫滿分優婆塞、優婆夷。在五戒裡你做不到的事,一定不要去受,能夠守的一定要去受。受戒不是很難,但是受了以後就不能犯。
再往上有八關齋戒、在家菩薩戒,密宗的有密戒。受戒後就要嚴守戒律,用戒來要求自己,用戒來網住沒有戒就沒有戒體,就像我們身體一樣什麼都是漏的。但受了戒,不持戒或破戒,都屬於漏氣,對自己沒有約束這就屬於漏氣。
沒有受戒的人也可以按這些來要求自己、約束自己,平時對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等要嚴格的注意。在家人不邪淫,夫婦之間是不犯戒的,但是出家人必定嚴持不犯淫戒。受菩薩的戒律就是行菩薩道,就是初發心的菩薩。
密教的金剛戒,第一條最要緊的就是要相信師長,對於師長要非常相信,要依照他的話、指示去做,尊重他的話,而不是外表的恭敬。若是外表恭敬心裡不恭敬,那你所受的密法一定不能夠成就。密要師傳,所以對師長要恭敬,這恭敬是對師長有真正的了解而從內心中生起的恭敬心,那麼在修持上所接受的密法就如法。如果能夠從內心生出來根本的恭敬心,那學密就能順利。
受了戒就必須認真的持戒,在家、出家都一樣。皈依三寶要遵守皈依的戒條,受五戒要遵守五戒的戒條,八關齋戒、菩薩戒、比丘、比丘尼戒、沙彌、沙彌尼戒都必須認真的持戒,要持住了戒,功德莫大。但要是犯了,不僅是犯了殺生還命之報,而且還加上破戒之報。所以一定要嚴持戒律,心地無一切的是非,就是清淨的自性戒。
什麼是定呢?使你心堅定在一個境上,不散亂這就是定。心中無念,心裏面沒有一切的雜念,這樣你就有清淨之自性定。在三無漏學裡面禪定,也稱為定學。從修行中所得的禪定,梵語叫三摩提,中文叫正定,這已超過三界中的欲界了。生活當中,對外境的一切接觸,從真心修起。不能依識心來修。識心的修定不叫做定,那還有生滅。多降伏自己的欲念,破除一切迷惑,使我們的定力能夠加深。多攝心使自心能夠平穩,時時的觀照自己的六根對外的六塵境。定是從平時的行、住、坐、臥中去注意、觀照。如果平時沒有去觀照,就是散心。所以說修行的人要學禪定。色界的初禪定、二禪定、三禪定、四禪定及無色界的四空定:空無邊處定、識無邊處定、無所有處定、非想非非想處定。平常所說的四禪八定,最高也只能夠生到無色界最上之天,還在三界裡面,還不能達到彼岸。所以說要以禪來成就必須要破除見思兩惑才真正脫離三界。
心地無我,就是自性慧,亦即破除我相。我們都著迷在我相裡面而不知四大本幻,把假我看得太認真了,將本來的般若,甚至真我遮住了。學佛人第一要破我相,如《金剛經》所講要破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若無我相即無一切相,則當體就空寂了,一切的智慧自然就現前了。
戒是止惡向善。定是心平氣和,捨心就是定,去除一切的妄想專注一念。慧是除惑明理,顯明自己的自性,如果能夠勤修三無漏學,自然能夠息滅三毒。如果平時對戒定慧多用般若的智慧來觀照、提醒自己,久而久之自然就息滅三毒。在三毒之中,癡是根本,也是最微細的。癡屬於無明,無明就是不明,無明就是你不明白道理,捉摸不到而不明理,不明就是癡。所以修行人要勤修三學。能夠去除一分的無明,就生一分的智慧,也就証一分的法身。我們能夠勤修三無漏學就是「背塵合覺」,就能解脫輪迴的生死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