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 寶相禪寺 真一老和尚、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麒麟山-南投,真一老和尚,念佛,埔里,禪寺,寶相
寶相禪寺LOGO
佛學知識

  

文件下載


唯識十八界


2008年8月17日


       唯識學一門相當重要的佛教教理,尤其是我們修行的人,對唯識學要很了解。這裡面有提到五十種陰魔,你要了解,不然會走錯路。在西方大家都很喜歡學禪、坐禪,為什麼會出問題?一般教禪的人沒有把有關五蘊方面的細節講出來。如果講出來,我相信很少人敢打坐。以前在叢林,禪不是隨便教的,禪祖師他要看學習者各方面的情況如何。我遇到高人指點,他說:「修禪沒有辦法一生了脫生死。最捷徑還是要修淨土,才能夠今生了脫生死。」所以我才深入淨土的經典,才了解淨土是佛法中大乘之大乘。古代高僧大德與禪師,有很多都放棄修禪,而專修淨土。


       我們今生已經得到人身,這個人體是得來不易,如果沒有好好把握,走錯了路,不但今生沒辦法了生死,還會墮落在輪迴裏面。墮落下去,來生是不是還能得到人身是很渺茫。《梁皇懺》裏面有說:「羊死為人,人死為羊。」由此可見要得人身之不易啊。唯識學裏面有關五蘊等,三天都講不完,所以我只講重點,讓你們自己用智慧去思考分析。


      《般若心經》裏面說五蘊皆空。很多人就問:「五蘊怎麼皆空?」空是最難修的,重點在那個「空」字。五蘊又有個名稱叫做五陰。五蘊是什麼?這要從十八界開始談起。什麼是十八界? 就是六根、六塵,再加上六識。六根(就是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)對六塵(就是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、法塵)產生六識 (眼見色,就是眼的意識,再來就是耳意識、鼻意識、舌意識、身意識、意意識),這就是十八界。十八界裏面什麼最重要?根最重要。有塵沒有根,則無法分別。好像把眼睛蓋起來,眼所見的是黑的一片,任你看不到什麼顏色。所以眼根、耳根、鼻根要有色塵來分別、瞭解,才產生意識。平常講意識,即包含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識。修行的重點就是要把六根攝住,沒有六根是無法成就道業。六根能成就你,也能讓你墮落,所以六根對修行者相當重要。


       所謂空呢,就是眼根接受到色塵,而不著在色塵裡面。能夠空,才是真正大學問,也是真正的道。在五蘊裏面,每一個蘊有十種魔。色蘊裏面有十種魔,受、想、行、識也都是一樣,有十種的魔在裏面現法。蘊就是積聚的意思,因為六根集聚了平常許多同一性質的物質跟心靈活動,我們都把它歸成一類,這叫做蘊。五陰的陰,是覆蓋的意思,把色塵給覆蓋掉,我們修行就是在修這些。由於五蘊的因緣和合,而「有情世間」就成有情識、情見的眾生。我們人所依賴的,就是這樣的物質世界。這個世間的生起與存在,都是靠五蘊。


       先說色蘊:色蘊就是色的意思。色即物質。色蘊的內容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種元素,所指的就是堅、濕、溫、動四種性質而構成了宇宙萬物,包括我們物質性的身體在內。所以我們講「色身」,我們的身體是地、水、火、風組成。地是堅固的堅,水是潮濕的濕,火就是溫,風就是動的意思。


       人斷氣了,不算是死,斷氣三天半至第四天後,他的中陰身才會離開肉體。人斷氣了經過四天以後,就可以從頭頂一直摸,看他的溫度(熱度)在什麼地方。如果是在腳底中心,就是下地獄了;如果是在膝蓋,就是入了畜生道;如果在肚子,就是進了餓鬼道;如果是胸部,就是人道;如果在眼睛就是天道;在人的頭頂,這叫做佛果。


       要斷色蘊,不是那麼容易。有人身體稍微生病、或被刀割了就受不了,永遠沒有辦法脫離色蘊。把自己的身體看得很重要,稍微一冷就拿帽子戴在頭頂,這就養成習慣,習慣就變成習氣,習氣就變成業障,將來就會阻礙你。修行人就是要脫離習慣。比如說你喜歡吃好的、穿好的、喜歡享受,等你氣一斷,中陰身一出來,這些習氣的業力都會現前,所以沒有辦法了脫,這一關是一個大問題。我常常講,不要養成那習慣,動不動嘛圍巾拿來就往脖子一圍,這就是習氣。這種習氣就是習業,就是惑業,我們修行要斷見思兩惑,這都包括在裏面。我想請問你們如何一生了脫?這是我們修行的的重點:平時要注意各方面的習氣。


        第二就是受蘊,受蘊就是我們人的感官接觸外境所生起的感受。什麼是感官?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們的感官。好像我們這個色身,外境温度降,你就感覺冷,這個受蘊就接受了。因為感官接觸色蘊(外境所來的),就是感受。快樂的時候就是樂受,不愉快的時候就是苦受,如果也沒有快樂或不快樂,這叫做捨受。其實這都是我們感情的作用,色身感情的作用,你色蘊能斷的話就能入聖流,受蘊跟色蘊有關係。


       第三就是想蘊,想蘊是一種知覺的作用,就是人的感覺器官接觸外境,在心識上生起的分別跟幻想認識的作用,這也是從受蘊而來的。


       第四就是行蘊,行蘊是我們人的意志活動,有前面的色、受、想,而形成了你的了解,引起你意志的活動。比方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,你心就在想,這個想蘊就起來了。感官受到外境的影響,你的心識就生起了分別以及認識,你一有意了,就會引起你的意志活動,這個就是行蘊。這是心識中「思心所」的作用。思心所作了決定:「我要搶到她,我要得到她。」這就是行蘊中,思心所所作的決定,由身動作,口(語言)去執行。這就是身行、口行、意行,身、口、意,三種行。行就是行為,從想蘊來。所以行為,行動也叫造作,也叫造業。行為的後果就叫做作業,三種業也因此而形成。我們能一生了脫嗎?能把五蘊都洗乾淨、都空掉?不是那麼簡單,也不是一世就能夠作到。


       第五就是識蘊,識蘊是於所緣境,了別為性。識蘊它要了解一切(也就是前四種緣境),才能夠了別。事實上,人的主體就在識蘊裡面,也就是心識。


在小乘時代,唯識只講到六識。小乘佛教屬於南傳,就是緬甸、寮國、泰國這些國家,以前說是原始佛教,我們現在把它稱為小乘佛教。其實我們不必有這種分別,大乘跟小乘,其實都是在我們的心而已。佛教沒有小乘跟大乘之別,小乘法也能讓你成就,讓你能了脫,所以不要起分別。小乘唯識只有講到六識,六識就是眼意識、耳意識、鼻意識、舌意識、身意識、意意識這六種識。


       北傳佛教,一般稱為大乘佛教,發展為八識。六識之後,發展出來的第七識就是末那識,第八識叫做阿賴耶識,這在唯識學上,稱為「八識心王」。佛法上常有人講心,有人講心識,其實心跟識是一體,只是異名而已。識就是分別;起了妄想、分別,這就是識。


       八識裏面的第六意識,我在此再強調說明。意識有一種是叫「獨頭意識」,是單獨升起的意識。「獨頭意識」也叫做緣慮,是一種法境,一種法的變化。「獨頭意識」分作四種,第一種是「夢中獨頭意識」:人在睡眠中,緣了夢中的境界所引起的意識。平常會做夢大部份是因為白天所接觸的外境,晚上睡覺就生起了意識的作用,所以我們不必為夢境困惑。有人修行說我在夢中看到什麼,以為是好,其實這個不是真正的,不要被這所困惑、困住。很多人夢到好的就很高興,其實這個不是真正的。第二種就是「定中獨頭意識」:坐禪坐到定的時候,緣了定中的境界生起了這個意識,完全都是意識所現化。有人坐禪的時候看到什麼,這些都容易出問題,這種都不要去執著,也不要把它當成真的,你如果當成真的,就會發生問題。第三就是「散位獨頭意識」:這散位獨頭意識不在夢,也不在定中,就在平常情況下,你因有散亂心起,打妄想啦,這就引起散位獨頭意識的形成。第四就是「狂亂獨頭意識」:這是人在平時顛倒狂亂、精神錯亂、自言自語或是比手畫腳,或是加強語勢。這都是他的意識所緣的外境是非量,不是真的。所以我們修禪坐禪的人,如果平時精神不集中,絕對不能打坐,一打坐就出問題。平時我們都要很小心注意,如果沒有注意就容易出問題。


       剛才所講的識是主觀的,我們能認識主體就是由識起的。有這個主體起來,就有一個「我」的觀念,就是一個「我」為主觀,認識的主體就是我。我們常講的「我」就是因為這個起的。識是心的一種別名,心識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意識,也是人精神活動的主體。我們平時都因色、受、想、行客觀所認識的對象而產生主觀的了別。


       剛才講的十八界,所包括的六識、七識、八識,這全部都包含在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裏面,我們如果修行成就道業,第八識阿賴耶識就變成為如來藏識,如果你道業沒成就,還是脫不了生死。十八界是識的八個層次,也是說八個部份,除非你能得道,今生成就道業,你才能得「滅盡定」。色蘊空了,也就能把行蘊轉過來。如果把行蘊轉過來,識蘊才沒有疑點,如果沒有把行蘊轉過來,還是無法逃出輪迴。所以色、受、想、行都要把它轉過來,不然你前面所作的一切的業,都是積存在識蘊裏面,我們說轉識成智,就是這個道理。要轉空,就要以般若的智慧來轉。


       我們平時打坐,能夠思想,能夠把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綜合起來而起分別作用,能夠講一些邏輯,這都是屬於第六識分別心的作用,也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意識的作用。第六意識的名稱有好幾種,有獨影意識,也叫做獨頭意識。你不要認為第六意識是個別的,它要起作用需要配合前五識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識。比如我們看書,就有思想作為,了解一切,這都是意識的作用,是意識在操作我們。所以修行人要把意識認清楚,不要讓它隨便的起分別,這對於我們修行是很重要的。


       打坐參禪,要懂得佛學的教理。真正修持過禪定的人,才能夠看清這些。修禪的人要知道空的道理,要知道把念頭空掉,凡是你接觸的,都不能留一點影子在裏面。人的意識觀念,也可以給人治病。所謂治病,並不是說可以把病根治好,而是幫忙對方在某種情形下產生一種意念,也叫做氣功的治病方法。我們要了解,有些人修行到某種程度,給人家治病、加持,但對方的業力、對方的病會跑到他那邊。依禪宗來講,空的道理是最難懂的,如果能知道空的道理,空能破一切法,也能生一切萬法,就不會被五蘊所控制,就能自如了。


       今天我就講到這個地方,也讓你們了解,修行不是只靠單方面,還是要念佛。釋迦如來講淨土法門是不請而說,而且連續講了兩次。我們聽了之後,大家可以針對自己作深入的思考:我對五蘊是不是能夠一一地突破,一一地把它空掉呢?希望大家能了解修行的路是怎麼走,不要在外面徘徊,把時間白白地空過,浪費自己的時間。如果了解唯識學這些理論,我相信對你們在修行上有莫大的幫助,今後也不會茫茫摸不著路。現在是末法時期,學佛難,修行難,要成道更難,因為真正的善知識高僧大德都已經離我們而去。在末法時期,我們要以般若的智慧來修行,才是究竟。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
多國語言翻譯

寶相禪寺網址QRCode

寶相禪寺
545南投縣埔里鎮麒麟里過坑路69號
TEL: (049)292-5113
FAX: (049)292-6271


http://pxmonastery.org
E-mail: px@pxmonastery.org
總訪客人數:2052225
本網由 千立人文科技 設計建構